台灣十年來的健保,真的讓全台灣人民受惠不少,也改變了醫界的生態,不管如何,醫療保險的問題,跟每個人的確息息相關,也是每個執政政府,最傷透腦筋,但又不得不處理的難題,如何在美國私有化的醫療保險市場,或是歐洲福利國家的社會保險中取得平衡,的確不容易,在全球人口逐漸老化,疾病形態逐漸慢性化後,無止境的醫療支出似乎讓福利國家有點喘不過氣,所以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似乎又逐漸興起。而近年來興起的社會企業、企業責任等概念,似乎也暗示著企業獲利,跟社會正義不見得是100%相背而遲。荷蘭,這個社會福利國家,也開始嘗試這樣的變革,而「Going Dutch-Managed Competition Health Insurance in the Netherlands 」讓大家看到在荷蘭的改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層醫療(Primary care)是荷蘭醫療系統的主要基柱,幾乎每個荷蘭人民,都有自己的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而這些醫師處理了民眾95%的醫療問題,至於次專科的門診,只有在轉診後,醫療保險才會給付。而荷蘭的醫療保險,也是由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所經營的保險基金(public health insurance funds),依照個人的收入繳納(income-dependent contribution)來維持。至於收入高於預定標準收入的人,就必須繳納全額的保險金。但從1986年起,荷蘭政府就對這樣的制度不夠滿意,希望可以用市場導向(market-orientated)的政策,改善效率和帶來新改革的契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