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平等:數位落差與死亡率

碩二的上學期結束了,因為擔心學分不夠,我修了一堂「社會與健康」,期末的時候要針對有關健康的社會決定因子作些討論。做了些網路功課後,我決定以各縣市的「數位落差」與「標準化死亡率」來作些討論,雖然不是什麼正式的研究,不過結果挺有趣的,開始覺得統計真的可以玩一些有去的東西,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

所得分配的高低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在很多的討論中都已經被證實,至於所得的高低代表的意義可能很多,它可能代表相對地位、可運用資源的多少。在現代的資訊社會,電腦與網路已經是大量資訊的承載處,使用電腦與網路已經似乎是標準能力,雖然沒有電腦與網路,並非是不能生活,但是透過到電腦與網路,可以提高生活便利度,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一種「資訊取得的能力」,過往資訊取得的能力跟教育程度有相關,而如今資訊素養與資訊應用能力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本能力,能掌握及運用電腦及網路,能改善生活素質與社經環境,相對的,不具備這些能力者,將可能落入較低的社經環境,所以使用電腦機會的多寡及運用資訊科技能力的高低,除了可能是主宰貧富差距的力量,而間接的可能與健康指標有相關。 閱讀全文

從「泰北中國節」看我們的小格局


今天晚上看到公視在播「泰北中國結」,說得是半世紀以來因國共戰爭流浪泰緬山區的泰北華人,因為台灣政府刪減教育預算,而中國政府在經濟崛起後,開始資助公費留學、獎助學金、提供中文簡體教材、派遣長期駐外教師等等,讓泰北華人的教育界掀起軒然大波。

泰北對台灣政府,不!或許應該說國民黨政府念念不忘,自然有糾纏已久的歷史因素,但這不是我想寫下喃喃自語的原因。紀錄片當中,僑委會的代表很「公正」的提到,兩岸開放,關係解凍,如果台灣政府使不上力的,中國政府幫忙,也沒有關係,只要當地人受益就好。聽到這段話,我沒有「政府無情無義」的心情波浪起伏,腦袋想到的是:中國學生來台綁手榜腳,一再阻攔;我們一直在開新移民女性的識字班,但卻忘記可以利用資源培養東南亞語言的母語教學,這不都是同樣的背景嗎? 閱讀全文

【閱讀】成就每一個孩子:從教育反思醫療現場的人文關懷

More about 成就每一個孩子最近閱讀了陳之華的「成就每一個孩子」,突然發現台灣教育和現場所面對的問題,與我們醫學教育和第一線醫療現場所遭遇的困難,簡直是如出一轍,也讓我對教育與社會的核心價值,又重新思考了一番。

在醫療現場,我們一直希望建立「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中心思想,這也是書中所談到的教育本質與訓練核心。所以,民國100年,醫學生畢業後在專科住院醫師訓練前,必須進行一年的一般科訓練(PGY; post-graduate year),雖然目的是實現以人為本的醫療照顧,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反應我們教育普卻缺乏對「人」的關懷,如此的窘境,及使歷經國中小、高中到七年的醫學院教育後,依然欠缺。 閱讀全文

Emily一歲七個月

唷唷~

隨著學校的寒假開始,Emily的一歲七個月轉眼間就過去了。

可愛的妹妹,在這個月Emily愛上了「看書」。我們之前買了一些0歲兒的書,Emily現在在睡覺前、起床時,都很喜歡翻閱,特別是認動物這回事,讓她開心的不得了,雖然Emily只能說出一個「單字」,但是已經會認馬、牛、羊、豬、魚等動物。在這之前,老婆偶然間發現Emily指著我們的枕頭,口中喊著「馬」時,還以為她在亂說,後來才發現原來她指著枕套上的動物,才知道原來她學了新東西。接著,三峽阿公教她「象象」怎麼比手勢和發出聲音,她就會把「ㄇㄡˊ」跟象象劃上等號,翻圖畫書,如果看到蛇和蟲蟲,也會也特別的表情和動作,看Emily學新東西,似乎比我們自己會新東西時,還更令人興奮。 閱讀全文

醫生是不是真的說不得?

最近洪蘭的一篇評論,讓醫界沸沸洋洋,但這個事件,讓我們看到什麼?從我周遭,我發現很多「專業」的醫生,不知道甚至沒聽過「洪蘭」是誰,光是這點,就證明我們醫生真的是很封閉的專業團體。

先說說人家的不是吧!我同意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說得:「有話可以拿到會議上討論,不應該隨便對外表示個人意見」,畢竟頂尖的醫學院,任誰都猜的出來,而身為評鑑委員,對媒體發表這樣的結果,的確在職務的保密原則下是有爭議的。另外一部分,晨會查房時的穿著,洪蘭的批評或許也不全然符合事實,這都是洪蘭原文中,比較不妥當的部份。當然,有社論說洪蘭倚老賣老,看不到年輕人的優點,搞不好當年讀中國海專的郭台銘,也上課睡覺、啃雞腿、蹺課和混彈子房,更是點出前輩對於後生晚輩永遠看不順眼的老學究心態。況且,學生在教室啃雞腿、吃泡麵,從另類觀點解釋,難道不是因為老師上課太精彩,所以捨不得離開嗎? 閱讀全文

【閱讀】和女兒談戀愛

更多有關 和女兒談戀愛 的事情Emily已經一歲多,聽得懂大人說的話,已經不是只會躺在床上喝奶、大小便和睡覺的嬰兒。過去這一年,對於市面上的育兒書籍,翻閱過幾本書,主要是體會一下新手爸爸的新鮮感,倒沒特別注意要做什麼特別的事。這段期間,老婆倒是常收集一些關於親職教育的資訊,其中有些是由「鄭如晴」所寫的文章,譬如「七點的晚安曲」、「不作書僮」等等。

「和女兒談戀愛」的書名,真的很溫馨浪漫,描述親子家庭的點滴,沿著全書的脈絡下,會發現作者其實是在闡述一位母親的教育理念與實做。除此之外,我也很佩服身為母親的作者,當年在德國留學,在拮据的經濟狀況下,中斷學業,親自扶養兩個女兒,但作者不僅是個媽媽,也是堅強、有理想的女性,在四十六歲考上了兒童文學研究所,彌補了當年女兒出生後,未拿到學位的遺憾,因為她相信:凡是只要願意去作,遲早都可以達成的閱讀全文

【閱讀】下流志向—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更多有關 下流志向 的事情「老師,學這個有什麼用?」不知道大家在學習時,是不是曾經出現這樣的問題呢?至少我自己的確曾經這樣問過自己,甚至也曾經用這樣的藉口來逃避學習,後來想想,都還沒有學習前,自己怎麼會知道沒有用呢?這似乎很矛盾,但閱讀「下流志向—為什麼孩子不上學、不工作」這本書後,可能會有新想法。

作者是日本人—內田樹,主旨就是探討「逃避學習,逃避勞動」,探討日本九零年代以來,學力急遽下降,大量產生尼特族(NEET;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現象。這些看起來都是個人意志的選擇,作者認為都是來自:就學以前,即自我確立為消費的主體。過去的孩子必須參加家庭勞務,確立自己是家中的勞動主體之一,受到肯定、建立獨立行為,進而參加社會活動,但是現代的小孩(甚至包括我自己),都是先學習如何花錢購物。作者要強調的不是拜金主義,而是當孩子以消費主體的身份出現時,沒人會在意購買主體的屬人性質為何,但孩子卻可以感受至高無上的全能感:只要有錢,就能享受和大人一樣的待遇,不再需要透過參加家庭勞務,獲得肯定。孩子從小,只要表明「我是個消費者」的身份,都會被允許以獨立的個體參與社會活動。所以,學習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消費的交易模式,用消費者心態來想:如果你不確定要購買的商品對自己有什麼幫助,你會購買嗎?難怪他們會問:「學這個有什麼用?」 閱讀全文

從近期新聞看醫療現況:從波波,馬偕到醫學院新制

馬偕醫學院招生打著第一志願就讀,學雜費比照國立大學,優先錄取的口號,馬偕醫學院今年可以招生了!小小的台灣島將會有第十二家醫學院,每年總招生人數仍維持一千三百位醫學生入學。最近醫界的新聞還真不少,波波住院醫師風潮醫學院改制等等,彷彿近來的金融海嘯,醫界似乎也面臨許多改變或挑戰。

台大醫院外科部招考了一位波蘭醫學院畢業的外科住院醫師,爾後在人事會議中被刷下,也正式讓本土醫學院和醫療市場,正視台灣三萬八千多名執業醫師中,有2.8%持外國醫學院學歷的現況。面對全球化,甚至可能會開放的大陸學歷認證,回台的波蘭醫學院學生,只是凸顯為什麼有人想要處心積慮的進醫學院當醫生,父母的期待是什麼?是理想、經濟或社會地位?又為什麼大眾會如此期許?而如何透過考試制度,確保國內外醫學生都有足夠的臨床能力,可能是擁有12家醫學院,越來越多自國外回國醫學生的台灣醫界,必須深思的議題。但,這些事件,不論是對國外醫學院的品質懷疑,或建立有效的醫學生考核制度,這都是我們面對來自本土外競爭時,我們對目前醫療現況的焦慮和擔憂。 閱讀全文

【閱讀】沒有資優班:看芬蘭,想台灣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的圖像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Cherish Every Child),既芬蘭驚艷後,在台灣近來第二本關於芬蘭的書籍。不過跟芬蘭經驗有些不一樣,這本書全部都在談芬蘭的教育,旅居芬蘭六年的作者Yolanda,從對芬蘭教育特色的興趣出發,探訪了芬蘭境內的大大小小,遠遠近近的學校,為讀者們揭開了連續多年,在許多國際組織的評比中都拿報佳績的神祕面紗。

40多年前,芬蘭進行了教改,從最北邊的城鎮開始,一路往南推動,改變了舊式「學、職兩軌」永不交集的制度,改革前芬蘭採取能力分班,但1985年終於取消了能力分班;在教改開始20年後,中央行政機關解除了對地方教育體制的嚴格規定,不再對教學內容與目標施加過多的管理,中央從此只負責釐訂課程大綱,而讓地方政府去真正落實第一線的自主教學,而這些努力成就了「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在芬蘭,沒有所謂的資優班、沒有制服、沒有督學、上課時間彈性自由、考試次數不多、學校不作排名、老師不作績效考核,也不標榜任何的菁英培養或競賽,評估和考試,都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從哪裡去自我改進,不是挫折學生與老師的士氣。 閱讀全文

【閱讀】我是被老師教壞的—思考我們的台灣教育

我是被老師教壞的:我最感謝的一所學校的圖像 我是被老師教壞的,書名不怎麼精簡,但是卻引人注目。作者是拒絕聯考的小子─吳祥輝,一個曾經令七零年代教育界頭痛的小孩,近年以「芬蘭驚艷」和「驚嘆愛爾蘭」兩書再創佳績,應該讓很多人印象深刻。托老婆的福,推薦上面這些好書,前陣子才閱讀完芬蘭驚艷,再加上最近這一本書,再度證明從高中時代就拒絕 聯考的吳祥輝,仍然關注台灣的教育,而也間接的觀察到:這三十多年來,台灣的升學主義一元思想,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許多青少年就在僵化又扭曲的教育體系裡被犧牲。

書本的開頭,是一個十四歲叛逆少年的成長紀錄,沒啥特別的,不斷忤逆老師和觸犯校規的少年,最終在七年級再度被轉學,故 事就在作者陪他的小兒子打高爾夫球和轉學到宜蘭頭城的公辦民營小學「人文國中小」中開始。很純粹的陪著兒子走過重要階段的故事,吳祥輝為了送孩子上學,闊 別十二年後,又重新開始天天從汐止往返頭城,親自接送小兒子上下學,也陪著小兒子練高爾夫球,隨著兒子高爾夫球的技術逐漸進步,我們也看到一個少年從中對 自我期許、要求和開始掌握自己人生,還有作者陪著他的孩子走的這段心靈復健之路。作者說的好:爸爸像捕手,兒子像投手,再傑出的投手也會不時投出四壞球保 送。不論投手(兒女)投出是壞球、好球或是暴投,只要是投出的球,都要去接,都要去捕,投的好,捕手自然會給投手讚賞;投手狀況不好的時候,捕手還是要笑笑地上前拍拍肩膀,鼓勵投手繼續勇敢、穩健的投下去。「擔心暴投,不讓孩子練習主投,恐怕他一輩子都投不出犀利美妙的人生變化球」,我愛死投手和捕手的比喻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