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週期是個複雜的體內荷爾蒙交互作用,在女性成熟、懷孕和老化的過程中,荷爾蒙的改變也對於身體的症狀有許多不同的影響與表現。停經,簡單來說就是卵巢裡的濾泡逐漸老化,導致黃體素(Progesterone)和雌激素(Estrogen)的分泌減少後的結果,通常中年女性在歷經連續三個月月經沒來,或是平均月經週期大於42天時,就是代表快要接近停經的時候。
雖然停經是女性身體在自然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醫學把這樣的過程分成七個階段,不過這是學理上的分期,並不代表每個婦女停經的過程都會依照一樣的歷程,而不同區域、族群的女性,停經的年齡也不見得一樣,譬如台灣女性平均的停經年齡大約是47~50歲。既然停經是婦女的自然歷程,那麼又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呢?主要是因為許多的臨床症狀跟停經扯上關係,在醫療領域中,被概括成所謂的「停經症候群」,最常被提及的,是有關血管不穩定(vasomotor episodes)的症狀,包括胸口、脖子、臉部的熱感,或伴隨著流汗、心悸和焦慮等症狀,一般我們都把它們稱為「熱潮紅(Hot flushes)」。雖然熱潮紅的詳細機轉未明,但我們知道它較容易在溫暖的環境、遭遇壓力或吃熱食熱飲時被誘發,每次通常都小於5分鐘,有些婦女會因為熱潮紅的程度、頻率和持續的時間,影響到日常活動或睡眠品質,而需要醫療協助。
另外一項常見的困擾,是泌尿生殖器的症狀,譬如陰道乾燥、陰部搔癢和解尿燒灼搔癢,這些都跟因為荷爾蒙分泌減少,導致陰道的血流量、分泌物不足導致的上皮組織萎縮有關。至於其他症狀,譬如焦慮、憂鬱、尿失禁或是身體不適等,也都常被包括在停經症候群中,只不過研究指出,停經後症狀群,應該以血管不穩定的症狀為主,至於焦慮、憂鬱或是其他無法解釋的身體不適,並不適合全部囊括在停經症候群中。畢竟,停經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上述那些症狀,是不是有可能「老化」的結果,而不應該全部歸因給荷爾蒙的狀態改變所導致,目前為止很難釐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