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月在羅東

兒科專科護理師群上個月在宜蘭羅東,因為工作地點是在小兒科病房,除了值班外,每個禮拜一都還是得回台北,所以就比較沒有深入民間,體會宜蘭鄉間氣氛的機會,不過在這裡我還是有些有趣的額外收穫。

平常在醫學中心工作,下班時間通常都不怎麼早,所以大家通常都是回家休息,其實在工作之餘,跟同事間偶而聚聚餐,工作時間聊天的內容,除了專業內容和病患的大小事,剩下的就是院內的大小八卦,人事變遷等等,變化性實在不大。而這個月,我在羅東博愛醫院,除了認識這邊的兒科同事外,竟然也碰巧發現了些有趣的事。話說我在準備晨會的資料時,在準備的差不多時,想隨手看看台灣的相關資料為何,沒想到就發現了一個blog:呂俊毅@WORLD 。看到格主的名字時,我心裡想說:不會這麼巧吧!難道有剛好名字一樣的人嗎?沒想到進去一瞧,才發現果不期然是同個人,我腦袋裡馬上回想起住院醫師第一年,在小兒科輪訓時,還照顧過老師不少的病人。老師雖然對小朋友很溫柔,但印象中他是個較為嚴肅和嚴謹的人,沒想到老師竟然已經默默的經營blog一段時間,害我當天既興奮又好奇的逛了這個部落格一段時間。在醫院裡大家是上下的從屬關係,討論的東西自然以臨床知識和病人的狀況為主,除非原本私交就很好,大概才有進一步了解老師(或其他學長姐、同事)的觀點和想法,但透過部落格,卻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對方關心的議題、想法和觀念,這種感覺還挺特別的,至少我們對一個人的認識,不會只限於查房時的短暫互動,而透過網路上的部落格,卻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我喜歡裡面其中一篇文章 所提到的:有人說寫部落格的醫師paper一定寫不好,我說: 1.不寫部落格的醫師paper也不一定寫的好;2.如果一個醫生一生只有paper,那你生病的時候最好不要去找他。所以我還是要寫部落格。看完後,不禁令人會心一笑,讓最近分析data苦無結果的我,多了不少鼓勵。 閱讀全文

孕夫倒數計時

距離佳芳的預產期,大約剩下倒數計時一個月,這段時間,小寶貝除了動的厲害外,似乎在最近也長大的特別快,總覺得幾天沒看到老婆的肚子,似乎size又大了一號的感覺。除了日子越來越接近寶貝的預產期520,和越來越明顯的胎動外,我只期待著她出生的那一天,看看她的鼻子、眼睛、嘴巴和皮膚,到底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似乎喜悅望外的感受,比起新手爸爸的焦慮來的強烈。

來到這裡半個月,才發現這裡的同事們,有不少人跟我一樣,不是快成為新手爸爸,不然就是剛當上第一任的新爸爸沒多久,所以生產、坐月子和新手爸爸的酸甜苦辣,自然成為飯桌上熱門的話題。李醫師,是這裡的R2醫師,一年半前,他老婆跟她才剛生下第一胎的可愛女兒,就因為小妹妹太可愛了,原本指想要生一胎的他們,又決定要生下第二個可愛的小寶貝,李醫師拍著我的肩膀跟我說:等我看到自己的女兒出生的那一剎那,我一定會感動的流下眼淚,他再度拍胸脯的跟我保證。晚餐過後,李醫師還興致昂昂的邀我們去看他們那可愛的女兒,飯後我們就去他們家作客。 閱讀全文

我的宜蘭初經驗:走在十字路口的綠色宜蘭

四月一日,我開著我們家的小藍,從中和交流道上二高,經南港交流道系統轉入五號國道,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將要經過大名鼎鼎的「雪山隧道 」,也將親自體驗,從台北到宜蘭羅東,只要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的快速便捷。沒有北宜公路的左拐右彎,進入五號國道後,會經過許多隧道,隧道間夾雜的是綠色的青山景色,最後一個是長達12.9公里的雪山隧道,最近提高行車速限到80km/hr,在日光燈照亮的隧道裡,車子引擎聲,單調的咻咻呼嘯而過後,沿線有大大的數字招牌,告訴你還剩下倒數幾公里。從隧道的另一頭出來時,就已經到達宜蘭縣的頭城和礁溪交流道。台灣人真的很厲害,雖然之前雪山隧道施工困難重重,從1991年到2006年,終究是把這條高速公路給打通了,Discovery還製作了「建築奇觀:台灣雪山隧道 」,甚至還登上了大英百科全書 的內容。在隧道裡大約10分鐘,從另一頭出隧道時,宜蘭真的離台北很近!

出了雪山隧道,再來就是蘭陽平原的景色,矮矮的房舍座落在綠色的田野裡,那天的天氣不好,下著毛毛細雨,不過高速公路上的車子不多,比起平常時候的西部高速公路來說,早上九點多的五號國道,顯得有點冷冷清清。在羅東交流道離開五號國道,然後在羅東鎮裡繞了一會後,總算找到羅東博愛醫院,這就是我第一次來到宜蘭羅東鎮,準備開始一個月的long stay。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