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在宜蘭羅東,因為工作地點是在小兒科病房,除了值班外,每個禮拜一都還是得回台北,所以就比較沒有深入民間,體會宜蘭鄉間氣氛的機會,不過在這裡我還是有些有趣的額外收穫。
平常在醫學中心工作,下班時間通常都不怎麼早,所以大家通常都是回家休息,其實在工作之餘,跟同事間偶而聚聚餐,工作時間聊天的內容,除了專業內容和病患的大小事,剩下的就是院內的大小八卦,人事變遷等等,變化性實在不大。而這個月,我在羅東博愛醫院,除了認識這邊的兒科同事外,竟然也碰巧發現了些有趣的事。話說我在準備晨會的資料時,在準備的差不多時,想隨手看看台灣的相關資料為何,沒想到就發現了一個blog:呂俊毅@WORLD 。看到格主的名字時,我心裡想說:不會這麼巧吧!難道有剛好名字一樣的人嗎?沒想到進去一瞧,才發現果不期然是同個人,我腦袋裡馬上回想起住院醫師第一年,在小兒科輪訓時,還照顧過老師不少的病人。老師雖然對小朋友很溫柔,但印象中他是個較為嚴肅和嚴謹的人,沒想到老師竟然已經默默的經營blog一段時間,害我當天既興奮又好奇的逛了這個部落格一段時間。在醫院裡大家是上下的從屬關係,討論的東西自然以臨床知識和病人的狀況為主,除非原本私交就很好,大概才有進一步了解老師(或其他學長姐、同事)的觀點和想法,但透過部落格,卻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對方關心的議題、想法和觀念,這種感覺還挺特別的,至少我們對一個人的認識,不會只限於查房時的短暫互動,而透過網路上的部落格,卻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我喜歡裡面其中一篇文章 所提到的:有人說寫部落格的醫師paper一定寫不好,我說: 1.不寫部落格的醫師paper也不一定寫的好;2.如果一個醫生一生只有paper,那你生病的時候最好不要去找他。所以我還是要寫部落格。看完後,不禁令人會心一笑,讓最近分析data苦無結果的我,多了不少鼓勵。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