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臺灣不能參加2017 WHA

WHO的年會(Assembly)開幕在即,報名截止,但臺灣確定沒有收到任何的邀請函。網路上已經有各式各樣的加油文、打氣文或出氣文,衛福部也製作了「Leave no on behind」的網站來疾呼:全球健康安全需要臺灣,臺灣需要WHO。但是,或許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想這件事。

上次幫學生上課時,邀請台大地理系的簡旭申教授提到台灣的「傳統援助模式」,提到:臺灣政府的援助多透過官方組織(如外交部或國合會)投注於邦交國,鮮少透過公民社會組織(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CSOs)執行,而且項目通常都是農牧和醫療支援(醫療團)。如果如此,在WHO相關的醫療衛生(健康)領域,我們應該要表現的不錯吧!況且,外交部長李大維說

我們會讓國際社會感受到,台灣長期以來對全球公共衛生以及健康之貢獻,透過與WHO會員國建立之醫衛夥伴關係,更顯示台灣是全球防疫體系不可獲缺的一環

但是,是真的如此嗎?

閱讀全文

社會企業的另類證明

社會企業已經流行一段時間,在台灣從早年的風起雲湧,到近年來較為沒那麼熱門,但也越來越多人聽過這個名詞,也不少的組織聲稱自己是社會企業。這幾年來,自己在全球衛生(Global Health)的領域摸索,對於社會企業真的是越來越多的疑問,但時再看到今年馬雲在2017瑞士達沃斯論壇期間的訪問時,讓我覺得非常驚艷!因此推薦給大家。

這次的世界經濟論壇,其中有很多聚焦在「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議題。所以訪談自然也從這邊談起,這部分也挺精彩的,譬如馬雲對於美國在二三十年前,鼓吹全球化,然後再最近川普政府卻開始築起保護主義的高牆,非常不以為然,其立論和理由挺精彩的!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閱讀全文

【閱讀】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

更多有關 無國界醫生行醫記 的事情宋睿祥醫師,在國際志工領域中,大家都知道他是法國無國界醫師(MSF)的志願人員,也岀版了第一本身為MSF的台灣志願人員寫成的書「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這本書出版於2005年,對於台灣早期志工服務領域而言,在當時也是不可多得的書籍。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初踏入國際志工服務的熱血年輕人,初起(啟)的過程。

就像他所說的,旅行到歐洲,感受到歐洲的文化洗禮;在西藏拉薩,他感受到世界屋脊上沒有疆界的限制。對於很多從讀完七年,從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有不少人想要出走,而宋睿祥選擇在兩年外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背上背包前往西非的賴比瑞亞。 閱讀全文

從國際志工再看「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More about 跨國灰姑娘 第一次看「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那時候人還在台北,我是在捷運當中翻閱完這本書。雖然我自己沒有真實聘請外籍看護的經驗,但從工作環境中有許多外籍看護,讓我有很多跟書中有許多經驗的重疊,譬如:在醫院中也經歷了菲律賓籍的移工逐漸被印尼籍取代的現實;居家訪視時,聽到雇主怎麼區分不同國籍的看護移工,或是抱怨他們的「不乖」,都讓這本書的內容不再是生硬的學術書本,而是真實的分析與淬煉。 閱讀全文

從非洲到喜馬拉雅山─創造新的國際志工訓練合作模式

「如果這個地方的人缺乏自信,他們便無法從容展現自己的文化、自在地與遊客分享自己的生活。」

                                          ──創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的著名公益推廣者嚴長壽先生在《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台的故事》(2012,天下文化出版)分享了「『給自信,而不是給錢』,才能真正讓受助者學習如何自立」的看法。

 

回頭想起在赤道上的非洲島國日子,竟已是七、八年前的往事;而當地友人在離別時合送我的獨木舟划槳手木雕禮物,還靜靜地躺在家中電視櫃上,無時無刻地提醒著我關於那段美好的海外服務歲月。

海外醫療替代役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轉捩點,一方面幫助我從對未來發展茫然的醫學生,轉變為體認到自己如何在「醫生」角色中扎根、發揮及回饋;同時,也讓我了解到無論是國際衛生或國際志工等服務領域,其實包含了性別、全球化、公共衛生、衛生政策、醫療人權、外籍移工和新住民等議題,是需要多元專業及領域、跨文化團隊來合作達成,絕非是一人英雄或醫師可獨自完成的領域。

此外,我最重要且最豐碩的收穫,是認識了在生活或志趣相投的牽手。我們因為一同完成「糖尿病藥物募款行動」的關係而結緣,之後,我們持續這份關心與興趣,我轉往專業醫療能力的培養階段,而她則走入國際志工專案執行與教育培訓的領域,一如往昔,與我志同道合且並肩努力。

這幾年來,相關的活動、書籍出版越來越豐富,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的機會也如雨後春筍的越來越多,透過我與太太實際參與相關的援助專案及學生國際志工參與規劃等經驗,我們發現這近幾年台灣的國際衛生或志工的發展有幾項不足之處。首先,許多歷練豐富的國際志工服務或動人的故事,多數是來自長期耕耘的駐點服務。這樣的服務經驗,或許會有許多感人銘心的故事,讓人熱淚盈眶或悸動不已,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我們都不是「背起行囊」就可以一走了之的人,因為我們的根與生活都深植於台灣;尤其是進入社會工作及擁有家庭生活後,長時間的蹲點服務方式對多數人來說是相當遙不可及的目標。第二,長期駐點服務的經驗,無法直接複製到短期的國際志工服務。這些問題往往會讓服務活動結束後,造成結構性的問題-即「沒有方向的前進或延續」,這樣的狀況在學生志工團體最為常見。第三,志工團體的行前訓練課程,缺乏有系統的整合和訓練。團隊出發前,總是可以發現訓練課程多在「經驗分享」和「了解在地風俗民情」,對於國際志工援助和合作模式、異文化接觸的田野服務或專案實務等訓練,可以說是付之闕如,也少見對於較為成功合作模式的討論與介紹。這些問題觀察與服務需求,也促使了我與老婆,逐步發展從校內的學生志工到專業志工的國際志工相關專案執行與教育培訓課程,以協助各專業執行、整合資源的服務模式與訓練平台為目標。 閱讀全文

我們發誓原本有放交大:-不信你們去問開成和老師!呵呵

 

========================================

愛,在喜馬拉雅天空下的拉達克(Ladakh) (原新聞稿草稿)

2012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印度拉達克Jamyang School國際志工服務團隊任務完滿結束歸國

 2012/08/17  

========================================

提到「國際援助」,台灣在此領域中擁有獨特的「特殊地位」,即在短短百年間,能從「受援國」身分快速地走向「援助國」角色。在這個從感恩到付出行動的過程中,台大醫院秉持著「健康守護,醫界典範」的發展願景,也主動在醫療援外行動中踏出了奉獻的第一步。其中,196411日由台大醫院醫療團隊組成的「利比亞醫療服務隊」,更是開啟了民間醫療援外的第一章節。因此,新竹分院依循著同樣理念,從2011年起組志工團隊開展國際醫療援助與健康服務計畫。

 從「2011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國際志工服務方案:東非坦尚尼亞醫療志工團」,到今年與國立交通大學服務學習中心合作的「2012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印度拉達克Jamyang School國際志工服務團」,本院除了以醫療服務回饋國際社會之外,更冀望透過健康服務和團隊合作,開展醫療奉獻與社區健康服務的嶄新方向。

 今年本院醫療志工團隊透過多元專業及團隊合作,經由贊助單位群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HISON Electronics Corp.)提供服務經費,並請國際志工培育專業講師吳佳芳擔任本次服務專案顧問,國立交通大學服務學習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志工服務團、ASUS華碩文教基金會暨企業志工團隊、印度拉達克Jamyang School共同合作,以「援助服務專業化」、「團隊合作」、「在地觀點、賦權化與永續經營」來開創醫療志工服務的新里程碑。其中,本院志工團主要負責「衛教、健康評估、設置保健()自營系統」等服務項目,交大華碩電腦志工團隊主要負責「能源及網路資源之設置與維護、學童課程志工教學、協助醫療志工團衛教及健康評估服務」的服務項目,Jamyang School則以協助志工團隊食宿及交通安排、共同設計出符合當地需求及使用的健康服務方案及能源資訊設施為主。

 本次醫療團成員為:團長楊昆澈醫師(家庭醫學部)、副團長專案傅俊閔醫師(小兒部)、藍艾茹及傅綠華兩位護理師(護理部),主要負責「專案執行與事後評估」;企劃室羅翊婷副管理師及專案顧問吳佳芳講師,則負責「協調聯絡、專案規劃與成果分析」。服務期間為2012/8/0208/16,為期15天次。本次志工團的主要工作項目為:「協助衛教資訊之教學應用與內容調整」、「進行學校之健康協助服務與評估」、「協助設立保健()自營系統」,並在完成服務之後,將健康評估結果與保健室設立資訊移交學校,並協助共同設計相關管理手冊(英文及拉達克文同步,佐以圖片說明輔助)。 閱讀全文

愛,在喜馬拉雅天空下的拉達克(Ladakh)

Airport of Ladahk

10天的Ladakh工作結束,現在我坐在印度Delhi的旅館裡,等待午夜的飛香港的飛機。

5年前,老婆隻身前往Ladahk三次,最後一次還是在Emily剛滿一個多月的時候,那時候老婆在剛做完月子,就得在三千多公尺的山區裡邊擠母奶且同時帶領醫療志工團隊完成設隊工作。當時,老婆完成了志工服務前的規劃、教育訓練和事前的踩線評估,但是後來因為服務內容的扭曲,受到了外力惡意排擠,為了堅持身為NGO專案經理的專業和人道服務底線,老婆被迫退出了那個計畫,但在後來的兩年,仍幕後繼續協助學生完成計畫。那時,老婆就說:「為了一些曾惡意傷害當地的台灣人所做的惡業,她欠Ladakh一份情,而這份情感,讓她投入國際志工訓練培訓與教學的志業並堅持至今。」5年後的現在,這個故事居然得以延續。 閱讀全文

國際志工,不進則退!?

有關國際志工這回事,雖然在許久年的替代役結束後就沒有實際參與的經驗,但自己對這議題的關注,和這幾年透過老婆在帶大學的國際服務社團的經驗中,發現雖然這股風氣還在流行,但成長的空間依然很大。

最近,我剛好又看到了在國外參與志工服務的人的留言,和Sam所寫的「國際志工需要什麼樣的資格!?」後,讓我的確更深有感觸的寫下這篇文章。為什麼我覺得還是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因為我覺得志工服務的想像停留在兩種層次,第一種是「增廣見聞、拓展視野」。其實這並沒有錯,或許也是許多人參與國際志工的初衷之一,但要小心這樣的解讀會有兩個矛盾,首先增廣見聞不僅是看到「與我們生活經驗或現實」不同的景象而大吃一驚,因為這頂多叫作「文化衝擊」,甚至是沒有同理心大驚小怪;再者,要拓展視野和增廣見聞,不是只有當國際志工一途,就像Sam在文中說的:「如果我的機票食宿花費已經可以聘用一位當地老師一整年的時間,那麼我去那當個幾週的老師,還不如把錢捐給學校聘老師,更何況還是學生的自己都還沒有實際教學經驗呢? 」,換句話說,要增廣見聞,你可以自己花錢旅遊,而非以志工服務之名,而自私的增加自己五花八門的經歷而已。第二種層次,就是「自我感覺良好」。聽到許多「服務心得」後,我們會發現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先是感受差異很大,然後再來是同情心油然而生,跟當地人body body,最後就是很感動並慶幸自己生長在幸福台灣。 閱讀全文

讓我們與海地同在

Stand With Haiti很多人一定對海地不熟,比較近期的印象應該是2008年因為四個颱風連續吹襲當地,或是近日發生的大地震,才讓大家開始知道原來海地首都是太子港(Port-au-Prince),官方語言是「法語」,甚至是台灣逾半世紀的邦交國。

我對海地的認知,是從「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愛無國界)」這本書開始的。書中的主角Dr. Paul Farmer,從當年身為志工,參與在地的健康服務開始,於1983年加入Partners in Health這個非政府組織,同時也成為哈佛醫學院的醫學生。在當地,他以人類學為引導(Paul Farmer以前是人類學家),結合治療疾病和公共衛生,透過PIH,嘗試對當地有實際助益的行動。老婆和我已經捐款,未來我們也會持續小額捐款,也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捐款給PIH,而對海地有更實質的助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