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

更多有關 無國界醫生行醫記 的事情宋睿祥醫師,在國際志工領域中,大家都知道他是法國無國界醫師(MSF)的志願人員,也岀版了第一本身為MSF的台灣志願人員寫成的書「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這本書出版於2005年,對於台灣早期志工服務領域而言,在當時也是不可多得的書籍。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初踏入國際志工服務的熱血年輕人,初起(啟)的過程。

就像他所說的,旅行到歐洲,感受到歐洲的文化洗禮;在西藏拉薩,他感受到世界屋脊上沒有疆界的限制。對於很多從讀完七年,從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有不少人想要出走,而宋睿祥選擇在兩年外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背上背包前往西非的賴比瑞亞。 閱讀全文

從國際志工再看「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More about 跨國灰姑娘 第一次看「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那時候人還在台北,我是在捷運當中翻閱完這本書。雖然我自己沒有真實聘請外籍看護的經驗,但從工作環境中有許多外籍看護,讓我有很多跟書中有許多經驗的重疊,譬如:在醫院中也經歷了菲律賓籍的移工逐漸被印尼籍取代的現實;居家訪視時,聽到雇主怎麼區分不同國籍的看護移工,或是抱怨他們的「不乖」,都讓這本書的內容不再是生硬的學術書本,而是真實的分析與淬煉。 閱讀全文

從非洲到喜馬拉雅山─創造新的國際志工訓練合作模式

「如果這個地方的人缺乏自信,他們便無法從容展現自己的文化、自在地與遊客分享自己的生活。」

                                          ──創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的著名公益推廣者嚴長壽先生在《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台的故事》(2012,天下文化出版)分享了「『給自信,而不是給錢』,才能真正讓受助者學習如何自立」的看法。

 

回頭想起在赤道上的非洲島國日子,竟已是七、八年前的往事;而當地友人在離別時合送我的獨木舟划槳手木雕禮物,還靜靜地躺在家中電視櫃上,無時無刻地提醒著我關於那段美好的海外服務歲月。

海外醫療替代役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轉捩點,一方面幫助我從對未來發展茫然的醫學生,轉變為體認到自己如何在「醫生」角色中扎根、發揮及回饋;同時,也讓我了解到無論是國際衛生或國際志工等服務領域,其實包含了性別、全球化、公共衛生、衛生政策、醫療人權、外籍移工和新住民等議題,是需要多元專業及領域、跨文化團隊來合作達成,絕非是一人英雄或醫師可獨自完成的領域。

此外,我最重要且最豐碩的收穫,是認識了在生活或志趣相投的牽手。我們因為一同完成「糖尿病藥物募款行動」的關係而結緣,之後,我們持續這份關心與興趣,我轉往專業醫療能力的培養階段,而她則走入國際志工專案執行與教育培訓的領域,一如往昔,與我志同道合且並肩努力。

這幾年來,相關的活動、書籍出版越來越豐富,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的機會也如雨後春筍的越來越多,透過我與太太實際參與相關的援助專案及學生國際志工參與規劃等經驗,我們發現這近幾年台灣的國際衛生或志工的發展有幾項不足之處。首先,許多歷練豐富的國際志工服務或動人的故事,多數是來自長期耕耘的駐點服務。這樣的服務經驗,或許會有許多感人銘心的故事,讓人熱淚盈眶或悸動不已,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我們都不是「背起行囊」就可以一走了之的人,因為我們的根與生活都深植於台灣;尤其是進入社會工作及擁有家庭生活後,長時間的蹲點服務方式對多數人來說是相當遙不可及的目標。第二,長期駐點服務的經驗,無法直接複製到短期的國際志工服務。這些問題往往會讓服務活動結束後,造成結構性的問題-即「沒有方向的前進或延續」,這樣的狀況在學生志工團體最為常見。第三,志工團體的行前訓練課程,缺乏有系統的整合和訓練。團隊出發前,總是可以發現訓練課程多在「經驗分享」和「了解在地風俗民情」,對於國際志工援助和合作模式、異文化接觸的田野服務或專案實務等訓練,可以說是付之闕如,也少見對於較為成功合作模式的討論與介紹。這些問題觀察與服務需求,也促使了我與老婆,逐步發展從校內的學生志工到專業志工的國際志工相關專案執行與教育培訓課程,以協助各專業執行、整合資源的服務模式與訓練平台為目標。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