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

更多有關 無國界醫生行醫記 的事情宋睿祥醫師,在國際志工領域中,大家都知道他是法國無國界醫師(MSF)的志願人員,也岀版了第一本身為MSF的台灣志願人員寫成的書「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這本書出版於2005年,對於台灣早期志工服務領域而言,在當時也是不可多得的書籍。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初踏入國際志工服務的熱血年輕人,初起(啟)的過程。

就像他所說的,旅行到歐洲,感受到歐洲的文化洗禮;在西藏拉薩,他感受到世界屋脊上沒有疆界的限制。對於很多從讀完七年,從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有不少人想要出走,而宋睿祥選擇在兩年外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背上背包前往西非的賴比瑞亞。 閱讀全文

【閱讀】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More about 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這本書要推薦給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會帶給你知識、驚奇和很多的樂趣!

近年來國際志工在台灣甚囂塵上,最常引用之一的Background就是台灣也曾經是「被援助」的國家。這本書不是嚴肅的學術專論,是作者劉志偉在做戰後農業發展研究時,發現台灣在美援時期的許多小故事,雖然無法寫進論文中,但卻見證了那個年代的點點滴滴。 閱讀全文

我們發誓原本有放交大:-不信你們去問開成和老師!呵呵

 

========================================

愛,在喜馬拉雅天空下的拉達克(Ladakh) (原新聞稿草稿)

2012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印度拉達克Jamyang School國際志工服務團隊任務完滿結束歸國

 2012/08/17  

========================================

提到「國際援助」,台灣在此領域中擁有獨特的「特殊地位」,即在短短百年間,能從「受援國」身分快速地走向「援助國」角色。在這個從感恩到付出行動的過程中,台大醫院秉持著「健康守護,醫界典範」的發展願景,也主動在醫療援外行動中踏出了奉獻的第一步。其中,196411日由台大醫院醫療團隊組成的「利比亞醫療服務隊」,更是開啟了民間醫療援外的第一章節。因此,新竹分院依循著同樣理念,從2011年起組志工團隊開展國際醫療援助與健康服務計畫。

 從「2011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國際志工服務方案:東非坦尚尼亞醫療志工團」,到今年與國立交通大學服務學習中心合作的「2012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印度拉達克Jamyang School國際志工服務團」,本院除了以醫療服務回饋國際社會之外,更冀望透過健康服務和團隊合作,開展醫療奉獻與社區健康服務的嶄新方向。

 今年本院醫療志工團隊透過多元專業及團隊合作,經由贊助單位群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HISON Electronics Corp.)提供服務經費,並請國際志工培育專業講師吳佳芳擔任本次服務專案顧問,國立交通大學服務學習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志工服務團、ASUS華碩文教基金會暨企業志工團隊、印度拉達克Jamyang School共同合作,以「援助服務專業化」、「團隊合作」、「在地觀點、賦權化與永續經營」來開創醫療志工服務的新里程碑。其中,本院志工團主要負責「衛教、健康評估、設置保健()自營系統」等服務項目,交大華碩電腦志工團隊主要負責「能源及網路資源之設置與維護、學童課程志工教學、協助醫療志工團衛教及健康評估服務」的服務項目,Jamyang School則以協助志工團隊食宿及交通安排、共同設計出符合當地需求及使用的健康服務方案及能源資訊設施為主。

 本次醫療團成員為:團長楊昆澈醫師(家庭醫學部)、副團長專案傅俊閔醫師(小兒部)、藍艾茹及傅綠華兩位護理師(護理部),主要負責「專案執行與事後評估」;企劃室羅翊婷副管理師及專案顧問吳佳芳講師,則負責「協調聯絡、專案規劃與成果分析」。服務期間為2012/8/0208/16,為期15天次。本次志工團的主要工作項目為:「協助衛教資訊之教學應用與內容調整」、「進行學校之健康協助服務與評估」、「協助設立保健()自營系統」,並在完成服務之後,將健康評估結果與保健室設立資訊移交學校,並協助共同設計相關管理手冊(英文及拉達克文同步,佐以圖片說明輔助)。 閱讀全文

【閱讀】回家的路 是那樣走的

More about 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最近,看完宋睿祥的新書「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說得是他於2009年又回到無疆國界醫師(MSF),前往葉門執行醫療任務的故事。就像他自己說得一樣:2005年的他栽進主流的醫學世界,選擇一般外科作為他的專業訓練,蹲足了馬步,成為菜鳥主治醫師後再度出發。其實,這本書讓我覺得感動的,不是發生在「葉門」這個神秘國度這件事,也非無國界醫師雄偉壯志的情懷,或是在戰火交鋒下,天人交戰的倫理困境或需要過人智慧、體力和專業知識和技術的臨床難題,而是在本書的最後,宋睿祥寫出了針對他自己從主流醫學的大牢離開時,自以為擺脫束縛,沒想到在異鄉的經驗,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心不自由,而非身體被禁錮,然後也間接回答國際志工最常討論的問題:為何而作,做完效益為何?到底對誰有幫助?書中提到:「事實不會因為不被世人發現,而不存在」,而我也認為:「大多數的時候,這些事實也不會因為我們的發現與參與而有改變」,這就像宋睿祥在書中提到的:「當我完成第一次任務,從西非賴比瑞亞回來時,內心充滿了困惑和沮喪,心裡明白,我在那塊土地上的貢獻,只不過像是倒了一小匙鹽到大海裡,大海的味道完全沒有改變,當地的狀況也並沒有改變」,在五年前我剛從聖多美回到台灣時,其實也有一樣的感受,雖然可以針對許多的國際志工活動提出質疑和挑戰,但類似的困惑,自己似乎都不太能夠回答。 閱讀全文

國際志工,不進則退!?

有關國際志工這回事,雖然在許久年的替代役結束後就沒有實際參與的經驗,但自己對這議題的關注,和這幾年透過老婆在帶大學的國際服務社團的經驗中,發現雖然這股風氣還在流行,但成長的空間依然很大。

最近,我剛好又看到了在國外參與志工服務的人的留言,和Sam所寫的「國際志工需要什麼樣的資格!?」後,讓我的確更深有感觸的寫下這篇文章。為什麼我覺得還是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因為我覺得志工服務的想像停留在兩種層次,第一種是「增廣見聞、拓展視野」。其實這並沒有錯,或許也是許多人參與國際志工的初衷之一,但要小心這樣的解讀會有兩個矛盾,首先增廣見聞不僅是看到「與我們生活經驗或現實」不同的景象而大吃一驚,因為這頂多叫作「文化衝擊」,甚至是沒有同理心大驚小怪;再者,要拓展視野和增廣見聞,不是只有當國際志工一途,就像Sam在文中說的:「如果我的機票食宿花費已經可以聘用一位當地老師一整年的時間,那麼我去那當個幾週的老師,還不如把錢捐給學校聘老師,更何況還是學生的自己都還沒有實際教學經驗呢? 」,換句話說,要增廣見聞,你可以自己花錢旅遊,而非以志工服務之名,而自私的增加自己五花八門的經歷而已。第二種層次,就是「自我感覺良好」。聽到許多「服務心得」後,我們會發現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先是感受差異很大,然後再來是同情心油然而生,跟當地人body body,最後就是很感動並慶幸自己生長在幸福台灣。 閱讀全文

【閱讀】藍毛衣:社會企業的新感動

More about 藍毛衣藍毛衣,是一本可以鼓勵人心和堅定志向的好書。

作者Jacqueline Novogratz,是非營利『創投機構』聰明人(Acumen Fund)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書中描寫了她從希望改變全世界開始,大學畢業後進入金融界,因為聽到孟加拉的經濟學家尤努斯(Yunus)創辦的鄉村銀行和微型企業,讓她離開大通銀行,到了肯亞踏出她改變世界的第一步。 閱讀全文

讓我們與海地同在

Stand With Haiti很多人一定對海地不熟,比較近期的印象應該是2008年因為四個颱風連續吹襲當地,或是近日發生的大地震,才讓大家開始知道原來海地首都是太子港(Port-au-Prince),官方語言是「法語」,甚至是台灣逾半世紀的邦交國。

我對海地的認知,是從「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愛無國界)」這本書開始的。書中的主角Dr. Paul Farmer,從當年身為志工,參與在地的健康服務開始,於1983年加入Partners in Health這個非政府組織,同時也成為哈佛醫學院的醫學生。在當地,他以人類學為引導(Paul Farmer以前是人類學家),結合治療疾病和公共衛生,透過PIH,嘗試對當地有實際助益的行動。老婆和我已經捐款,未來我們也會持續小額捐款,也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捐款給PIH,而對海地有更實質的助益。 閱讀全文

Morakot-八八水災我的記事

8/6晚上,我行經二高和78號東西向快速道路從嘉義回虎尾宿舍,路上有一兩段路大雨滂沱,雖然到了虎尾時,只有細雨,雖然已經開始感受到颱風的威力,那時候我心中只想著:明天游泳池大概不會開。

8/7早上,我去看診的路上,風勢明顯變大,依稀中記得收音機裡的災情不多,還報導著Facebook當機的消息。中午下診後發現室外的風已經吹著劈哩啪啦響,高鐵和臺鐵下午全部停駛,我硬著頭皮第一次搭日統客運從虎尾鎮回到台北市。路程的風雨如何,因為路上昏昏沉沉的,早以不記得,但是兩個小時45分鐘後,當我踏出車門,在台北火車站附近下車時,卻發現只有濛濛細雨,風也不及中部的大。夜裡,雖然台北市政府突然政策大轉彎,宣佈停班停課,不過隔天我還是如常去看了自己的門診病人,也發現台北天氣出乎預期的「好」,來看診的病人比預期的颱風天看診人數來的多,甚至還有不少人來看健診報告,我心理想著:又是個虛弱的颱風,不過應該可以帶來足夠雨量,以解水庫的乾竭。台灣過去又不是沒有遇過颱風,誰都沒想到,這時候驚人的雨量不斷的在中南部堆積…. 閱讀全文

【閱讀】邊境漂流:援助的悸動與事實

邊境漂流的圖像 邊境漂流(Drifting along the Border),是在泰緬邊境2000天的台灣青年賴樹盛(Sam Lai)的紀錄。Sam的部落格─邊境漂流 ,大概兩三年前,就在我的Bloglines的訂閱名單中,從那時候我開始知道,原來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長期 在泰緬邊境,從事人道關懷的工作。
我很喜歡這本書,Sam在書中,沒有提及詳細的工作內容,倒是詳實、感性的紀錄自己出走、遇見、與當地人同行、反省、然 後繼續向前行的點點滴滴。許多的內容片段,都讓我想起以前在聖多美島上的許多矛盾、困惑和衝突,當Sam因為身為援助工作者而擁有進出營區的自由,覺得難 堪時,我也想起以前在Neves醫院裡看診,雖然常常缺電,在沒有電風扇的診間裡滿頭大汗,但太陽西下後,我又回到有水、有電的宿舍時,對於夜間只能點蠟 燭值班,必須提河水清潔煮菜的同事們,感到愧疚,真是心有戚戚焉。 閱讀全文

馬拉威斷交後,我們學到什麼?

馬拉威斷交了,上個月的舊聞,對台灣人來說,經常斷交的狀況,應該早也麻木了;對我來說,自然也沒有太訝異,特別是在總統大選後,邦交情況有變化,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 中國與台灣的外交零合遊戲, 早就進行許多年,對於邦交國的來來去去,也沒有絕對,從國民黨時代到民進黨執政,金錢外交的批評從來沒有改變過,至於我們進行的醫療與農耕計劃,也敵不過國際政治的無情、政客間的利益輸送,對最後建在外交基礎上的一切隨著政治遊戲的結束而停止。

Annpo說:年輕的醫學生、志工,紛紛到我們的邦交國,想要發揮愛心,給他們一點什麼,往往都只帶了滿滿的衝擊回來,還有一些經驗故事,拿出來說自己曾經去過,那裡如何如何。但那裡的人,可曾因為這些台灣人的駐足,而感受到他們的心意?或只感受他們的來來去去?滿足了自己,卻沒有辦法延續民間關係,因為那是「官方」的層次….。說來慚愧,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員,半官方代表,從事所謂的外交醫療工作,但是隨著任期的結束,仍然必須放下計劃,必須離開。我不知道兩年過了,我曾經駐留過地方的人們,還記著我多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感受到我真的想法和心意,不過我也越來越不喜歡說我曾經去過哪裡,就算有人提到,我也是輕輕帶過,我越來越覺得這種經驗,對不曾在場的人來說,實在很遙遠,也很難想像。講了太多次,自己覺得像炒冷飯,人早就不在那,也變不出什麼新把戲,說的越多,就越像陳腔濫調,了無新意,畢竟這需要時間,不斷的經驗累積,才是真材有料阿!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