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在台灣

人生七十才開始  八十滿滿是 九十天下無稀奇 一百笑微微

六十算是小妹妹 五十是紅嬰 四十睏在搖籃邊 三十才出世

今天剛到新港,在扶緣協會的老人關懷據點,星期一有半天的活動。前面一個多小時,有從公職退休的志工,來帶手語歌,接著有動感十足的健康操;後半部則是日語歌教唱。前半部的活動可以看到活力的阿嬤們,透露出健康的朝氣,特別是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嬤,休息時間還隨著節奏挺快的健康操搖擺身體,更讓我印象深刻。日語歌教唱是教台灣的著名歌曲:鄧雨賢的望春風,而上面的歌詞就是老師帶來,可以用望春風調,唱的新歌詞!還蠻能貼切反應出目前的老化狀況~~

當台灣的65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9.7%,在戰後嬰兒潮的屆齡退休人口陸續加入後,老年人口對社會的影響,的確值得注意。開車在雲林的鄉間,寬敞的道路,三三兩兩的車輛,廣闊的土地,稀疏的住家,在烈日的照耀下,地平線遠方的道路,反射出海市蜃樓,腦袋想著:台灣的老人照顧要怎麼走下去,政府推動的照護產業,如何扮演它的照護角色。

書上寫著長期養護機構的分類,也告訴我們社區照顧,和在地老化(local aging)的觀念,但是這兩個星期下來,看到的老人照顧,彷彿看到一棟棟的高級華廈,擁有高級的硬體設備,但裡面的居民,卻還是過著跟以往一樣的生活品質,這種感覺在什麼時候最為強烈呢?那就是每每反問自己,要不要以後接受這樣的照顧時,尤其明顯。當然,我不能想像八十多歲的身驅,對生活的要求,或是心理的滿足條件為何,但至少,對待一個人,絕對不是只有洗澡、吃飯和睡覺而已,不是嗎?

一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想著如何從制度面上,來作整合和整頓,讓資源得以下放,讓末端的照護能夠得到最充足的支持。雖然我們的衛政和社政資源仍然沒有整合,許多福利資源,仍然散佈在不同的部會機關裡,但近年來推廣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已經做了這方面的努力,希望由單一窗口來提供所有的服務,這個做法很實際,也讓以往在科層官僚體制中衝撞,四處碰壁的民眾,更容易接觸和利用資源。

如果提供資源的管道變簡單,那麼實際使用資源的狀況如何呢?其實這涉及不同機構間『銜接』照顧的能力。當人從急性醫療,經亞急性照顧,後來因慢性疾病或是老化失能需要照顧時,期間可能經歷急診、急性病房、護理之家,到最後回家,或是入住相關的養護、安養機構,他可能需要經過不同機構和人員照顧。這期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從急性照顧,病情穩定後,後續的安置問題。在內科病房,常發現照顧病人一段時間後,也到了出院的時間點了,但出院過程卻不順暢,很多時候是因為出院後照顧的問題懸而未決。以往,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狀況,只能敦請家屬盡快找到安置的方法或機構,請他體諒我的為難,和醫院給我們的壓力。所以,很多醫師其實對於在醫院外(或社區內)的照顧體系,不夠了解,而以往的訓練也似乎只注重醫院裡的照顧,而出院後的事情,自然成了家屬的責任。當然,民眾對於急性醫療(醫院)外的照顧體系,不夠了解和不具信心也是個問題,不論這是因為資訊不足導致,或是醫療化之後的結果,都需要我們再費心於資訊的宣導,與品質照顧上的努力。

這兩個禮拜來,在社區裡看到各式各樣的長期照顧模式,看到這幾年來政府的努力:鼓勵護理之家和養護機構的成立;開辦居家護理、精神居家和居家服務,雖然照顧床數或個案服務不斷增加,但總覺得還有什麼不夠的地方。就像拜訪過『小太陽日間照顧中心」後,我發現不論是老人福利法,或是機構設置標準,都只能規範到硬體部份,而在推動照顧社區化過程,則是類似公家機關『標工程」的方式,把業務發包給不同的社會福利組織(NPO)承攬,這種把『社區化』等同於『把服務送到家』,似乎讓社區化的照顧走不出物質服務的瓶頸。我們似乎忘了,有需要服務的老人家,一開始需求都在社區裡,但在處力層次上,我們似乎沒有從社區的層面來思考這個問題,在滿足服務需求時,沒有想到要怎麼利用這個問題,來增加社區凝聚力,營造健康議題,增強社區支持網絡。從家庭與社區的需要作為切入點,一方面解決家庭遇到的問題,然後提供學習機會,傳達社區活動資訊或心得回饋等,似乎是不錯的發揮空間。2005年開始發展健康六星計畫,透過廣設社區關懷據點,提供老人就近取得服務,讓社區更加健康、祥和;而之前提到的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等,其實已經包括健康和失能老人的照顧範圍,雖然已經設立長期照護管理中心,但在社區末端觀察時,卻發現橫的連結其實不夠,縱使長照中心已經把申請窗口單一化,但這些不同的服務,卻因為發包於不同機構,其實執行業務時,是各行其事,與社區的資源連結其實不夠強。

至於在社區末端執行各項業務的單位,除了私人的機構外,不少是非營利組織。這些組織,都是相關的老人福利機構,或是殘障協會和紅十字會等,其中不少單位其實就是靠著得標政府發包的案子,譬如送餐服務、居家服務等來經營組織,這其中包括行政費用和專職人員的薪水,矛盾的是原本計畫的預算其實並未包括這些「人事成本」。如此一來,在組織數不擁擠的地方還好,不然這些只靠標計畫來營運的組織,其實很擔心承攬不到計畫,至於爭食大餅,造成惡性競爭的結果也不是不可能。其實,這應該是所有非營利組織面臨的挑戰,只是解決這樣的困境,其實是非營利組織永續經營不能逃避的問題。

當然,兩個禮拜的觀察,我不見得看到真正長期照顧的全貌,但是也很開心能夠認識在社區裡不同的長期照顧資源。未來,在病人出院時,幫病人銜接後續的照顧上,心理更有底;而也期待在未來,可以看到台灣的長照系統可以不斷進步,然後與社區發展更緊密的結合。

在〈長期照顧在台灣〉中有 3 則留言

  1. 的確一語中的,台灣民眾受傳統孝道影響,大多不願意將年老的親人送到安養院,而老人也不願去(去了以後又要背負「不肖」的罪名)。老人對於自己身體機能的衰退的看法,是我們較容易忽略的。有些人甚至不願意就醫。於是,社區工作就相對重要了。
    另外還有一個是,我們確定要把老人或退休年齡定為65歲嗎?其實65還是很有生產力的。應該鼓勵退休人員轉換跑道,或退而不休。

  2. 寶妮在服務老人的npo中工作,
    看到quintin的文章,真是心有戚戚焉,

    寶妮衷心期盼長照十年計畫能有完整的規劃,連結服務網絡,
    而非目前各種體系爭做同ㄧ方案的重複資源,
    真正做到"在地老化"的理想。

    也期待台灣的npo都能衝出自己的路,加油!

  3. 我總覺得做政策性規劃的人,應該下鄉走走!不過不是那種大官旋風式的拜訪,不然每次都只看到最好的部份,永遠看不到差的部份!

    希望在地老化真的能夠成功!不過我想應該把這種社區活動擴大,現在很多人五十多歲就退休了,如果沒有培養興趣,十幾年後我看走不出自己封閉的空間了~~某種程度上覺得這是生活態度的問題呢…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