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空間的巧思

IMG_1910坐在救護車裡面,與兩位居家護理師和司機,開始半天的居家護理工作。早上的最後一站,是居家護理的老個案,位在雲林古坑的華山上,是ㄧ位年約44歲,在年輕29歲那年因交通事故,頸椎受傷後下半身癱瘓的中年人。我們的護理師說,他現在可是天字第一號,是第一批收案,而且還沒有往生的個案。救護車停在華山的半山腰,一家賣古坑咖啡的店面前。過去我們都是這個時候到,看完他後,順便在他家客廳喝杯古坑咖啡後,順便結束這半天的護理行程。下車時,他已經在一樓的客廳裡,等待我們的到來。

在救護車上,護理師跟我說,這位個案家裡,因為經濟狀況還可以,所以自己設有一樓到二樓的升降電梯。看過許多居家的身障人士,一般無障礙設施,最常見的大概就是:無障礙斜坡,廁所馬桶旁或走道的支撐手把,把有高低落差的地板打平等等,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家裡設有「電梯」的個案。這個『電梯』設在家裡的後院,從一樓客廳,他可以自己在輪椅上移動到後院的電梯。這電梯,不是我們在醫院熟悉的客用電梯,而是在建築工地看到的那種貨用電梯,設有單面的柵欄,在進入電梯後可以關上,等電梯緩升到二樓後,在從另外一面出電梯即可。這是個案自己想出來的方便之道。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