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平等:數位落差與死亡率

碩二的上學期結束了,因為擔心學分不夠,我修了一堂「社會與健康」,期末的時候要針對有關健康的社會決定因子作些討論。做了些網路功課後,我決定以各縣市的「數位落差」與「標準化死亡率」來作些討論,雖然不是什麼正式的研究,不過結果挺有趣的,開始覺得統計真的可以玩一些有去的東西,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

所得分配的高低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在很多的討論中都已經被證實,至於所得的高低代表的意義可能很多,它可能代表相對地位、可運用資源的多少。在現代的資訊社會,電腦與網路已經是大量資訊的承載處,使用電腦與網路已經似乎是標準能力,雖然沒有電腦與網路,並非是不能生活,但是透過到電腦與網路,可以提高生活便利度,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一種「資訊取得的能力」,過往資訊取得的能力跟教育程度有相關,而如今資訊素養與資訊應用能力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本能力,能掌握及運用電腦及網路,能改善生活素質與社經環境,相對的,不具備這些能力者,將可能落入較低的社經環境,所以使用電腦機會的多寡及運用資訊科技能力的高低,除了可能是主宰貧富差距的力量,而間接的可能與健康指標有相關。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