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評估不是評估善終

最近回病房時,有學妹這麼問:善終評估的存在是為了什麼?因為善終評估,總給人有種彆扭的感覺,似乎評分太低,反而有照顧不週到的壓力;但評分太高,又覺得的往自己臉上貼金,灌水膨風。總之,這種感覺,似乎每個人都會遇到。

我覺得有句話很受用(忘記從哪位前輩那邊聽到的心得):到底是病人的善終,還是我們自己的善終?抱著渺茫的痊癒希望而往生者,難道就不符合善終嗎?即使那機率跟去賭博要成為億萬富翁的一樣低。那為何知道病情,了解末期,卻是善終的重要條件呢?我想:自始至終,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執著,因為執著達到與否,又加上前述的心理矛盾,讓這樣的過程,往往讓自己都覺得彆扭或不舒服。

如果要以「病人為中心」和「尊重病人自主權和個體差異性」來說,或許這不是最好的「評估」工具。或許,我們弄錯了意思,善終評估應該稱為「安寧療護服務的成效評估」,從服務的角度來看,比較能夠彰顯安寧療護「陪伴」的主要精神,而這樣的過程是讓我們想想,是否在照護過程中團隊是否盡力照顧、尊重其自主性、是否做好症狀控制、情緒輔導、與病人和家屬是否維持好的溝通管道,和最後病患是否無憾。以一個評估工具,評估「安寧療護團隊」,是否達到:讓病患活著時,覺得有尊嚴和意義,並伴隨著盡可能最少的症狀與痛苦,直到臨終的角度來說,或許有其價值存在。

而在我自己反省為什麼自己會有那種矛盾的情緒存在時,除了誤會善終評估是用來評估「病患是否善終」的評量外,另外就是「自大」。因為沒有跳脫醫療的大頭症,我潛意識認為:如過沒有我,病人會走的更痛苦;換句話說,我自己以為只有在我的照顧下,病人才能走的更平順,因為自以為獨一無二,所以自己為可以做的完美無瑕,面對有所落差的狀況時,開始就陷入矛盾。每個人都有自己往生的方式,每個病人都是比我更有經驗(雖然這種經驗只能有一次)的先驗者,我這個後身晚輩何德何能去「評估」他們呢?最後,當我跳開「自己最行」的我執時,其實面對這些評估,我不會再困惑了。

安寧療護本身就沒有標準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我總覺得從照護病人的過程中,真的學習到太多的經驗與反思。成本效益評估很重要,但絕對不是用來評估「走在我們前面的先驗者(往生病人)是否有善終」,而僅僅是讓我們看看安寧療護團隊是否有盡力照顧周全,工具可以再改,甚至廢除掉,但我相信:安寧照顧的陪伴和人性化的需求,是永久不會改變的。

在〈善終評估不是評估善終〉中有 2 則留言

  1. 在急診果然對人文關懷的思索就少了點啊, 快速決定快速處置的過程中, 我發現隨著經驗的累積, 對於即將發生事物的預期, 對於自身情感的投入也就有了預期, 知道自己要演出幾分, 知道要表現的多感同身受, 知道對方即將要經歷的反應, 但是自己真實的一面就少了, 感動也就越來越少…

  2. 我們都要想想如何從「經驗的累積」中,得到更多的感動與反思,這也是我自己再學習的。面對每個人,如何從自己的堪稱「豐富」的經歷,萃取「同理」的精隨,而不是直接反應「這沒有什麼」或有點傲慢的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我自己也還在學習,也還常常犯錯~~一起勉勵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