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一歲八個月,度過人生的第二個農曆年。雖然Emily會講的字彙增加的不多,不過鬼靈精的她,除了會看人臉色外,還更上一層樓的主動出擊,對阿公阿媽無所不施。
現在Emily都是跟著我們一起上餐桌,即使平常傍晚從幼兒班回來後,已經是小肚微凸,她還是會堅持自己拿湯匙吃麵、吃飯和喝湯。所有人的一致認為 Emily吃飯的「好胃口」,真的是無人能比。不到兩歲的娃兒,吃起貴貴的大顆草莓,一顆接著一顆,比六、七歲的小姐姐還知道什麼是「好貨」,只擔心別人搶了她的份。最近三峽阿公和阿媽跟同事去果園,摘了不少的「總統柑」,果肉是甜嫩又多汁,只要撥開果皮的邊緣兩角,Emily會迅速接手,吸完果汁然後再把果肉給吃掉,順嘴的把籽給挑出來,讓我們覺得小朋友的手雖小,但是依然非常靈活呢!
這個月,我們不得不提過年時間,Emily回嘉義時的「惡行惡狀」。從踏入嘉義阿公阿媽家的那刻起,她馬上變成阿嬤的小附身人,連老婆和嘉義媽媽在廚房裡忙碌時,她仍堅持的要跟在阿嬤身邊;吃飯時也要阿嬤給的東西才肯吃;有時候才多唸Emily一句,她馬上會撲到阿嬤懷中,哭喪的臉,手指著我們說「爸爸」或「媽媽」;玩玩具的時候,也不准我們碰,只准阿嬤拿給她玩。雖然這樣老婆和我可以樂得輕鬆,但是沒想到一歲八個月的娃兒,竟然可以如此的「任性」,好在後來爸爸媽媽也同意跟我們統一口徑,讓我們好好的管教Emily,總算讓Emily能夠了解到界線的重要。
農曆過年初三,我們全家到雲林虎尾的病房值班。再偌大的客廳中,看著Emily一直東奔西跑,一點都不會累的樣子,讓太太和我開始想像如果有院子的家該會有多棒,雖然現在的小窩週遭環境,生活和交通便利,但是獨缺綠地和天空,不過在大台北地區,總不能奢求太多啊!不過這倒是加強了我們對於親山近水的想像與希冀。
Emily這時候已經跟家裡的動物們很「友好」,以前看到貓咪只會叫「ㄇ一ㄡ」,現在已經會叫貓咪的名字「妮妮」,妮妮也是給足Emily面子,只要Emily順著毛摸,妮妮都很乖順的躺著,有時也會配合玩一下捉迷藏,在餐桌或書桌下鑽來竄去。另外,Emily喜歡玩的遊戲,就是拿鱈魚香絲餵食我們家的老狗─咪狗,個頭現在比咪狗高的Emily,很喜歡蹲著餵狗狗,只不過有時候看到Emily的嘴巴先嚼過的食物再給咪狗時,真的有點擔心咪狗會不會也好心的嚼過後,再跟Emily分享呢!?
我在Emily一歲八個月的時候,歷經了人生最可怕的一次車禍,讓我差點失去最親愛的家人,想起金錢的損失時,還是會讓我懊惱不已,這時候最能體會「家」所能提供的支持與保護。這篇文章來的遲了些,但也象徵一切趕上進度,恢復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