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部分台灣的非政府組織一樣,都是在地人士以救貧、救苦為初始動機,然後逐漸成長茁壯的團體。只是,這裡跟平常的長期照護機構有點不太一樣。一年接受政府補助30萬元膳食費,裡面的老人家既不是護理之家那些需樣24小時護理人力的老人,也非養護機構中都必須接受協助的老人,但也不全部都是安養機構中行動自如的健康老人,它的服務角色,似乎有點介於養護機構和安養機構之間的性質:這有失智、失能的老人家,也有家裡貧困的老人,或是失依或獨居的老人,也有身體健康的老人,人數大約20人 左右,讓它成為佇立在社區裡的小型日間照護機構。早上九點多,搭車來的老人家,或是每天從梅山早晨開始步行,然後每次在半路被路人甲、乙帶來的阿嬤,集合 後開始有活力做早操,每個人投入的專注,會讓你以為身處在「老人幼稚園」,而不是老態龍鍾的老人聚會處。如果你也走訪過許多老人照護機構,你會發現這些機 構裡的『康樂活動』通常死氣沈沈,只有主持人一個人大小聲地在唱獨腳戲,但是小太陽的老人家們,都有很大的參與度,認真參與的精神,是以往我在長照機構裡 看不到的。執行長陳玲穎回憶小太陽創立之初,很多老人家其實剛到這裡時,可能因為過去的宿怨,一言不合後甚至會出拳相向;失智的老人也因為長期缺乏互動, 不但個人衛生不佳,動不動就會把鼻涕、口水往牆壁抹;也有三天兩頭往醫院跑的老人家,但是在耐心長期照顧後,不但過去的宿怨雲淡風清,轉為互相照顧;輕中 度失智的老人也開始跟人說話,可以互相照顧,失控行為也減少很多;而把醫院當廚房在走動的老人家,也因為生活豐富和聊天對象多,看診次數大為下降;而有些 家庭,因為照護壓力的轉移,老人家功能的進步,所以家庭關係改善不少。
仔細觀察小太陽日間照顧模式,其實跟一般養護和護理之家不太一樣。養護之家和護理之家,由於有護理需求,在照顧上技術層面較高,照顧品質多強調生理方面,譬如伙食、傷口照護或是管路更換(鼻胃管或尿管), 在個人心靈的照顧較弱;但在小太陽,你可以發現這裡的活動,都是以『教案』方式進行,也就是說活動並非純粹無聊打發時間,而是在保持甚至促進居民的功能為 目標在進行活動。所以,你來這邊會發現,這邊的老人家都很『伶牙俐齒』。我就在中午吃飯時間,跟兩位輕微失智的阿嬤說南說北,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有趣對 話。
如 果,社區式的日間照顧資源足夠,然後又以日間照顧的老人家作為社區家庭的切入點,和社區資源整合點,譬如志工服務、教學服務,或許小而美的社區照顧,可以 成為冷漠的機構照護的另一選擇,也成為活絡社區網路和資訊的據點。雖然小太陽斟酌個案狀況收費,但是這種有點結合慈善的長期照護模式,勢必面臨挑戰和轉 型,因為每年30萬的膳食補助,還要支出交通、膳食、水電費用,本來就頗為拮据,更別說為了要維持照護品質和心靈健康的活動,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培訓、進修費用。以往,我們都期待志工體制,來支撐非政府組織,但毫無由的只有付出,絕對是行不通的,最近特別是個人能力培養好後,NPO的薪資成長有限,只能留住有興趣的人,但卻不一定能留住有能力的人。近來被提出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是不是能提供組織平穩運作成長,或許是個契機,但我想都還是需要互相琢磨折衝,才能達到最佳的利基點。
如果,小太陽裡的老人家,生理和心理都有明顯的改善,那麼對於近年來加速老化的台灣社會,不論是在老人的生活品質、社區氣氛營造、甚至是醫療費用的降低,都 會有幫助,這也符合衛生署在推動社區醫療照護的初衷。但我們回頭看看,現在的醫院系統,真的有能力,有人才可以加入社區化的長期照護領域嗎?醫院在居家服 務、居家護理或居家安寧的照顧上,有豐富的經驗,但是對於尚未正式進入醫療層級的服務,其實醫院並不在行,換句話說,談到住院、出院準備或是出院後的居家 護理和服務等,其實對醫院業務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其他的部份,其實很多都是由社政的資源在運作,也由社政背景的人在經營。如果我們把醫療的著眼點侷限在 「健康檢查篩檢」、「衛教宣導」或「門診」,那麼大概很難進入這況照顧領域,因為除了藥物外,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懷,更多願意傾聽他們生命故事的耐心。 相對而言,這樣的工作也具有專業性質,過去我們把殘老的照顧,只跟愛心、耐心劃上等化,似乎只有有「心 」就足夠了,卻忽略這群照顧者,其實也要受過相當的訓練,不論是實際的照顧技術、老人身心狀況的了解、活動教程的設計等等,都是需要培養的,當我們希望把 尊嚴還給老人時,我們同時也需要把該有的專業尊嚴給人家,身為一個有愛心、理想報復的專業工作者,更多的肯定,會讓他們更有能量。
下午,我也參訪了協會在斗六市新設立的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小太陽幸福園老人托老所,這是協會承租過去經營茶藝館,然後經過募款後,重新改裝過的空間。這裡仍然承接協會的理念,繼續達成已在地化、社區化照顧理念為依歸,在社區提供可近性的服務。這又讓我想起家醫科的3A與3C的承諾:可近性(accessibility)、負責性(account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持續性(continuity)、周全性(comprehensiveness)、協調性(coordination)、用說得簡單,用作的才是耐力與實力的挑戰,希望小太陽能持續發光發熱,陪著我們老人一起成長,面對成功老化的人生。
*^_^*老公:
你寫的很棒唷!
下次回南部,我們再一起去看看吧!
PS:代咪將、菊菊、妮妮說,爸爸快點回來看我們唷!
老婆*^_^*
昆汀還是很會善用時間啊~工作繁忙之虞,還可以有這麼多文章發表,
繼續筆耕喔~我可是天天都有上來看喲!雖然不是常留言!
忘了說‧‧‧有空帶點古坑咖啡回來讓我們嚐嚐唄!
楊醫師 您好: 拜讀您7月10日至本會附設古坑鄉小太陽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的文章,感受到您的用心觸筆動容感動,能懂我們的心與堅持。而堅持需要勇氣與毅力,但如有與我們共同理想的人相伴會不孤單。
我常說我們組織是叫好不叫座,服務做得好,經費給得少。但是看到長輩的笑容與生命力再現,再辛苦也要撐下去。邁入第六年了,期許我們的努力用心,政府機關看得見,為台灣社區型日間照顧開啟第一把鑰匙,複製給更需要的長輩。讓每個人的生命充滿感動。 謝謝您的文章!
社團法人雲林縣老人長期照護協會附設小太陽老人日間照顧中心 執行長 陳玲穎
執行長的努力我們都有看到!去過小太陽的人,對您都印象深刻。台灣的長期照顧還正在發展,需要像你們這麼用心的人來努力……順便跟所有的協會員工打聲招呼!願你們在這條路上,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