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期BMJ 的letter中,有篇標題叫做「It's not a question of dogs or babies」,文章是一位獸醫師Andrew A Gardiner所寫的,主要是針對前期的一篇文章「Not even a dog's life」的回應。「Not even a dog's life」的作者Raymond Towey,一位烏干達工作了十多年的英國籍麻醉醫師,在回到英國後,受到re-entry shock後,針對已開發中國家中的動物,已經可以接受開心手術,但在烏干達,這樣的病患只能回家等死的慘狀,有感而發所寫下的感受。
獸醫師Andrew A Gardiner對於Raymond Towey文中,對於動物能接受開心手術一事,提出更細微的見解。就如同他的標題 It's not a question of dogs or babies一樣,他認為人們為別種的有感情的動物身上(sentient beings),絕對不敷淺,也不可悲,他甚至引用甘地的話:you could judge a nation by the way it treated its animals,來強調他的立場,他也再度強調發展中國家沒有先進的醫療,不事因為已開發國家中動物的先進醫療所造成的浪費,而是因為全球的總體經濟(macroeconomics)和政治(global politics)所造成的。
同期有另外一篇回應,由尼泊爾的醫學Siddhartha Yadav所寫的Wish I was a celebrity's pet中,也強調雖然"西方"世界的狗比尼泊爾人享受更好的醫療( "Western" dogs are more privileged than the human population here in Nepal in terms of medical care),但是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存在於醫療方面而已,它反應的是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落差(Economic Gap)。
BMJ的編輯,果然非同小可,讓首篇的作者Raymond Towey的義憤填膺, 有點撒狗血式的暴發出來,然後還讓獸醫的回文在下一期中出現,一語道破不公平的國際衛生狀況背後的主因,也用尼泊爾醫學生的一文再度強調這個論點。以前學生時代,不怎麼認真看Journal,最近才發現BMJ, Lancet 這些期刊,除了具有其醫療的專業性外,裡面所報導的新聞、人物或是通訊文章,其實都很有趣,也還算有深度。如果用local的角度來看,其實BMJ就跟我每個月收到的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或是台灣醫界一樣,只是他們的稿源較多,關心角度也比較寬廣。
如果我們要培養我們的醫學生或醫師具有國際觀,我想不是只是鼓吹大家閱讀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BMJ或是刺肋針(Lancet)上的專頁期刊,反倒是應該看看裡面的News, Letter, Correspondence或Perspective等等,可能還更具有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