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的新任務與聚焦

WHO新任的總幹事(Direction-General)由中國籍的陳馮富珍當選,在她當選沒多久之後,近期的英國醫學期刊(BMJ volume 333 11 November 2006),就有一篇給下一任總幹事長公開信。作者是美國的非政府組織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的計畫執行長Ruth Levine ,針對WHO目前的困難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是從事富有國家的政策,如何影響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的分析與研究,包括:援助效率、教育、全球化、健康、移民和貿易等議題。

WHO自1948年成立以來,以國際衛生的指導和合作為宗旨,但在作者的眼中,這角色似乎從來沒有扮演好過。近幾年,有關國際衛生行動與組織雨後春筍的出現,例如Global Fund對抗AIDS、肺結核和瘧疾、全球疫苗及免疫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這些公私部門的合作,從研發瘧疾疫苗到宣導洗手都有,其中也不乏有名的私人基金會,譬如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然而,WHO的有些行動和理念間的連結性卻不好,譬如WHO近年來都以擊退瘧疾行動(Roll Back Malaria)作為瘧疾的指導方針,但是在WHO下所設的Global Malaria Programme (GMP)卻鮮見與Roll Back Malaria的結合。而目前,WHO面臨的三大問題:不足的預算(Anemic budget)、缺乏清楚的優先次序目標(the lack of clear priorities)和政治與科學間的緊張關係(the tens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science)。

What are the Problems?
WHO的年度預算約9億美元,十年多下來可以說是逐年減少,這數目甚至比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全球健康上的預算還少。這讓WHO對捐款的依賴性大為提高,而預算外的資源甚至比常規的年度算還大上兩倍,譬如WHO重點─結核病計畫,只有十分之ㄧ的預算來自常規預算,其他都來自募捐;這也讓許多WHO的工作人員便成每年簽約的約聘人員,而影響他們的工作績效。為了能夠吸引捐款者的目光,WHO在政策上就會受到影響,而身為WHO的領導者,更應該能勇敢的說「不」,把重要的priority擺出來,重要且該作的就要先作,建立公共衛生的規範和知識,切不可因為募得到什麼,就做什麼。

除此之外,WHO的名譽也因為許多「政治」而受傷。譬如,沒有中國的允許,就不能把台灣加入禽流感的討論群裡、擔心美國的反應,所以藥物的專利權審查也不了了之;而許多領導的職位,也落得政治利益交條件。WHO缺錢,然後又跟政治糾扯不清,讓WHO公正的健康專家(impartial public health expertise)角色為之受損,所以身為WHO的領導者之位,更應該與政治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要是真的還不行就應該公開這些醜聞,讓他們受到公眾的指責(naming and shaming)。

Where next?
知道問題在哪後,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和諮詢,並且需要正直與勇氣。WHO應該要在在兩方面做努力,首先是要建立健康狀況(health conditions)的報告和執行標準,作為全球性感染病發生時的事前準備;再者,WHO應該要發展技術指引(technical guidance),給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作計畫的參考。WHO雖然沒有全部的專家,也不見得什麼研究都要自己作,但是以一個組織的立場而言,它有責任把什麼應該作,而且應該要怎麼做的知識傳達給大家知道,並且對各大議題,譬如AIDS、禽流感等,建立相關共識(consensus),而不只是耍嘴皮子的說些擁護提倡的宣言(advocacy),這些共識可以作為許多募款組織(funding agencies),像Global Fund、World Bank或是私人基金會的準則;對於在第一線實際工作的組織(operational agencies),例如無國界醫師,可以利用這些共識所提供的專業證據,專心在工作上努力。

作者做出最後的幾項建議,首先就是要用人唯才,不應該因為政治和財政考量作為人選考量依據。再者,WHO的財源應該要以各會員國繳交的費用為主,僅少對捐款的依賴,而且也要確保這些捐款的獨立性。第三,中央和地區辦公室應該要有更緊密的結合,跟不同組織合作,確保大家的目標一致。

就像Lancet在選前的那六個問題一樣,作者把WHO的問題擺明說各一清二楚,就是預算不足,跟政治不獨立的嫌疑。其實,WHO身為聯合國下的一個組織,本來就很難脫離政治,雖然外人說的沸沸揚揚,但WHO自己倒很少承認自己面連的尷尬困境,反到是堅稱自己的獨立性。所以在來的陳馮世珍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我想未來的6年可以好好追蹤。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