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際志工這回事,雖然在許久年的替代役結束後就沒有實際參與的經驗,但自己對這議題的關注,和這幾年透過老婆在帶大學的國際服務社團的經驗中,發現雖然這股風氣還在流行,但成長的空間依然很大。
最近,我剛好又看到了在國外參與志工服務的人的留言,和Sam所寫的「國際志工需要什麼樣的資格!?」後,讓我的確更深有感觸的寫下這篇文章。為什麼我覺得還是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因為我覺得志工服務的想像停留在兩種層次,第一種是「增廣見聞、拓展視野」。其實這並沒有錯,或許也是許多人參與國際志工的初衷之一,但要小心這樣的解讀會有兩個矛盾,首先增廣見聞不僅是看到「與我們生活經驗或現實」不同的景象而大吃一驚,因為這頂多叫作「文化衝擊」,甚至是沒有同理心大驚小怪;再者,要拓展視野和增廣見聞,不是只有當國際志工一途,就像Sam在文中說的:「如果我的機票食宿花費已經可以聘用一位當地老師一整年的時間,那麼我去那當個幾週的老師,還不如把錢捐給學校聘老師,更何況還是學生的自己都還沒有實際教學經驗呢? 」,換句話說,要增廣見聞,你可以自己花錢旅遊,而非以志工服務之名,而自私的增加自己五花八門的經歷而已。第二種層次,就是「自我感覺良好」。聽到許多「服務心得」後,我們會發現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先是感受差異很大,然後再來是同情心油然而生,跟當地人body body,最後就是很感動並慶幸自己生長在幸福台灣。
要提昇層次,我贊成要跟Sam提出的:「出發前、旅程中、返回後,每個人都需要與自己不斷進行誠實的內在對話」。許多事情不是黑白對錯,但一定存在許多模糊甚至是衝突,但是如果自己不知,或是沒有人從旁提醒,更慘的是許多人把此當作是「Role model」,認為這種經驗好有趣、好特別,那更是複製了錯誤價值。所以,「反思」的能力是一定要有的,我承認許多年前我在那個島上的經驗,讓回國時我有種「我有這種經歷」的優越感,但在老婆的提醒和自己的反思下,我才發現身為「醫者」的潛在優越感,是我自己最不應該,最應該丟棄的根深蒂固想法。這幾年,老婆和我還是持續關心國際志工,不論是在Partners in Health在海地、盧安達、賴索托、馬拉威的計畫捐款、勵馨基金會的被性侵的幼兒心理重建、白海豚的溼地認購、國際勞工協會(TIWA)的捐助,國光石化和蘇花高的設置等等,其實都是我們對國際志工熱情的轉化。
但是,今晚當我看到有人用「非洲人」、「黑人」 、「巨乳掏出來餵奶」來形容自己的服務工作經驗時,我真的很難過與生氣,也不得不寫下這篇小文章來抱怨,希望有一天這樣的事情能夠消失,我們的國際志工服務層次能夠再提昇。
Hello Quintin, 雖然你之前到了聖多美普林西比,我在泰緬邊境。
但很開心藉由網路,我們仍有機會一起關注國際志工和援助發展的議題。
哈,我又要來徵詢你的同意,把此文章連結引用在我寫的文章裡。感謝!!
很贊同你對藍毛衣的讀後感,還有泰北中國節的想法。一併借用!! 呵呵
希望將來有機會我們碰面一起談天說地。祝福 闔家幸福 SAM
Dear SAM,
歡迎借用阿!之前你的許多演講活動,我都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沒辦法參加,相信未來我們一定有機會一起談天說地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