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台北星期天(Piony Sunday)

Piony2-台北星期天
趁著Emily回三峽阿公阿媽家,老婆和我難得有機會可以「出門」看電影,所以我們決定去光點電影院,要看首映(May 7, 2010)的台北星期天(Pinoy Sunday),沒想到首映座無虛席,票已受磬。索性買了今天早場的票,週末的早場電影,人總該比較少吧!先說電影播放結束後,導演何蔚庭現身,與觀眾來了Q&A與互動,也算是我們的意外驚喜吧!

從頭到尾,這是一部幽默的喜劇,雖然內容很多都是菲律賓話,但是影片中的許多內容:菲籍女傭推著阿嬤出門,誇張的記者追逐報導,台北人來車往的街景等等,都是我們所熟悉的畫面。就像導演何蔚庭提及的,整個片中並沒有刻意彰顯的控訴或批判,而是詼諧的點到為止,但每個片段都是真實的。導演在拍攝前整整做了一年的田野調查,也閱讀了顧玉玲的「我們」,而教堂裡的剛果黑人牧師、開計程車的台灣老公,中山北路的金萬萬,連續兩個月都沒有休假的外擁,都是真實的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情節」,濃縮在這部電影中,產生了一種矛盾的熟悉感:車水馬龍的街頭是很熟悉的畫面,但是對於這些麼真實的生活周遭,卻又如此的生疏。

Piony-台北星期天小人物的故事,從想擁有一個沙發開始,搬沙發回工廠宿舍的過程,卻象徵的返家是如此的困難。兩個男主角的「台北夢」,終結在一個搬不動的沙發,最後漂流在河流上,把酒言歡後大夢初醒,反而是另一個返家重新打拼的開始。菲律賓籍勞工,是弱勢族群的影射,在異鄉的流浪與工作,就像馬來西亞籍的導演所說,這也反應了九年前來到台灣時的心境,我直覺想到台灣是怎麼對待這些非我同類的他者,就像老婆比喻的,有人看完阿凡達後,會以當第求人為恥,而看完台北星期天候,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感覺呢?只是在詼諧幽默的劇情中,這股情緒已經被沖淡了。

我不是導演,不過或許因為在台灣,才被賦予「外勞」電影的標籤。其實,我覺得從「境外工作的小人物」角度出發,或許更貼切Piony吧!在異地工作,難免遭受挫哲、委屈的對待和辛酸,只是剛好他們在台灣,他們被稱為是「外勞」,而非在「台灣工作的外國人」。如果這部電影可以讓更多的外籍朋友有共鳴、回饋,或許應該要考慮泰文版、印尼版或甚至越南文版的翻譯字幕吧!

比起電影內容是否要特意圖顯外勞議題,我覺得電影只有在光點上映,真的是顯示狹隘的台灣商業電影格局。馬來西亞籍的導演、印度的編劇、美國的攝影師、還有NHK和菲律賓的贊助,其實是一個有專業表演且創意十足,可以給我們外語片的氛圍,但畫面與情節又如此熟悉的跨國電影,但我們卻眼光芝麻如豆的說這是「外勞」電影,在補助金的給予或播放地點卻遭遇許多困難,這跟我們看到外國電影有提「台灣」或有台灣的畫面時,就興奮的爭相報導,也差太多了吧!破報的「假全球化與真歧視-〈台北星期天〉映演之困」和「這是電影週記」把這點說明得很清楚。

總之,在菲律賓籍的大牌明星主演,創意幽默的劇情和拍攝,熟悉的台灣場景已經悄悄加入全球化之列。這部電影的製作、宣傳等等都有很好的水準,如果妳也要來一個輕鬆快樂的台北星期天,那趕快去擠爆光點戲院吧!

PS. Pinoy是什麼意思呢?有興趣的人可以看Wikipedia的解釋。簡單的說來,就是海外菲律賓人的意思。

【延伸閱讀】

今吉粒的電影相對論:電影-《台北星期天》(Piony Sunday)

台北星期天之擠爆戲院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