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對於這次的WHO總幹事選舉似乎頗有意見,接連兩三篇的相關報導中,就以最新的這篇文章「Who’s using whom?」表達的最為堅持和強硬,從文章標題─誰利用了誰,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這次選舉背後的波濤洶湧,頗不以為然。
我想,台灣政府必定對於加入WHO之路感到更沮喪。如果台灣,每每只在WHA大會的外面,拉布條、發傳單,然後發表「國際社會對我不公」的記者會言論,這樣要進入WHO大概更是遙遙無期。台灣目前在國際衛生上,的確是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這與台灣的政治地域的確脫不了干係,或許我們應該要採取比較積極的作為,多花點心思在「國際衛生」上,只是我們要重新界定國際衛生的定義,至少不是到處短線操作醫療援助就好!下面,我就摘錄文章的內容。
對於陳馮世珍贏得2/3的票,打敗墨西哥籍的強勁對手Julio Frenk,作者提出壟罩陳馮世珍的兩大陰影,一個是她在香港衛生署長任內對於SARS和禽流感的處理手段和她與中國的關係。對於中國政府是否因為這次的選舉結果,讓它在未來可以更合作的參加國際衛生合作之列,或中國策略性地利用這次機會提高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大家仍有不同的看法。香港立法院的醫療委員代表Kwok ka-ki表示,在1997年的禽流感或是2003年的SARS,陳馮世珍都貶低了這兩次疫情的重要性,未積極警告大眾,甚至也沒有好好地尋找真相。
陳馮世珍不旦是首位在聯合國組織擔任重要職權的中國人,也是WHO歷年來的首位亞洲女性。作者認為她是個政治手腕很高的人(savvy political operator),在擔任香港衛生署長期間,即使因為有些不透明的處理手段,但是卻成功順利的獲得WHO的傳染病疾病主席(chief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關於強力支持她參選的中國政府與她之間的關係,雖有不少質疑,但是她能受到日內瓦工作伙伴的強烈肯定,因為她在加拿大的Western Ontario大學取得醫學學位,而被認為有西方態度的經驗(experience of Western attitudes)。她本人也強調:她早已把國籍情結拋之在後,不再有國籍包袱( I no longer carry my nationality on my sleeves. I leave it behind)。
她特別關注兩個議題:非洲和婦女。關於婦女的議題,除了她本身是女性外,也跟她早年在婦幼健康的經驗有觀,自然有脈絡可循。至於在非洲的議題上,大概就是11月初(WHO選舉前)在北京舉辦的中非貿易會議,中國與18個非洲國家簽署1.9兆美元的協議,在那場會議裡,陳馮世珍曾宣稱非洲人民正受著巨大和失衡的不健康和死亡,想必是不少人回應了這次對非洲國家如此友善的表現!
陳馮世珍下ㄧ步要作的大概就是要事先選擇繼位者。在過去,有些人會先做好一份候選人名單,但是有些人則不會。這次南韓的Lee Jonk-wook突然過世,卻讓他原本只有跟少數人討論過的候選人名單,因為卻乏確實的合法性,而讓這次的選舉名單難產。為了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執行委員會要求陳馮世珍必須先做好這工作。她即將再明年一月就職,並擔任至2012年六月。
昆澈,不小心搜尋到你的部落格,也讀了一些文章,很佩服你們夫妻倆。我在幾次場合遇到你太太,熱情且精力充沛,恭喜你即將有第二個寶貝!加油!
呵呵!好久不見啦…..我太太說妳們倆都是熱情充沛的人啦!希望未來還有合作機會啦~~
ps.順便幫我跟蔡老師打聲招呼……